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加強本市醫療機構院感防控隊伍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指出,醫療機構院感防控人員是醫療機構內從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專業人員,是監督指導各項感控措施落實到位的關鍵。
同時要求保障醫療機構院感防控相關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以下為原文
加強本市醫療機構院感防控隊伍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國家衛健委的工作要求,不斷完善本市醫療機構院感防控(以下簡稱感控)體系,提高醫療機構感染控制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現就加強全市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提出指導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擺在關系人民群眾和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全的突出位置,落實醫療機構院感防控職責。
持續加強院感防控隊伍建設,推動院感防控工作與日常醫療服務緊密協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補齊短板,提升能力。加強醫療機構感控基礎設施、技術裝備、學科人才和信息化建設,夯實感控體系保障基礎,守住感控底線。
(二)以人為本,持續發展。以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加強全市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系統謀劃感控體系人才隊伍發展的制度設計,促進感控體系持續發展。
(三)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完善醫療機構感控體制、運行機制、保障制度和協作模式,建立相應的督促、激勵、約束機制,推進全程防控、探索精準防控,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醫防融合,平戰結合。健全醫療機構對感控職責的考核評價機制,推動醫防深度融合。
加強感控人員、物資、技術、場所的建設和儲備,既滿足“平時”職責任務和運行成本,又充分考慮“戰時”高效反應和應急處置,確保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三、建設目標
到2022年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基本完成,逐步建立權責清晰、分工明確、運行高效的醫療機構感控網絡,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進一步增強。
建立感控人員職稱晉升和職業發展渠道,完善與感控工作特點相適應的職稱評聘機制,提升感控人員薪酬待遇水平。
醫療機構建立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同質化的醫院感染防監控體系,科學、有效地開展院感指標監測,最大限度降低院感發生的風險及危害。
到2025年底,實現醫療機構感控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準,與上海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定位相匹配。
四、主要任務
(一)完善醫療機構感控部門設置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主要領導是本單位醫院感控管理第一責任人,醫院要設置獨立的院感管理部門,并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 醫院感染管理部門-臨床科室”三級醫院院感管理體系。
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和設置床位的社會辦醫療機構要獨立設置感控部門,原則上按照每150-200張實際使用病床(含口腔綜合治療臺,下同)配備1名專職感控人員,各科室至少指定1名兼職感控人員。
床位少于100張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會辦醫療機構至少要設置2名感控專職人員。
感控部門人員構成應達到國家規定的醫師、護士和其他人員比例要求。鼓勵由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擔任感控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
(二)完善醫療機構感控制度建設
醫療機構建立健全醫院感控規章制度、工作規范和操作規程。
涵蓋醫院感染管理網絡架構、醫院感染相關事件報告、醫院感染監測、醫院感染培訓及考核、醫院感染管理督查、職業暴露防護與處置、醫院感染防控基本技術標準操作流程、重點科室、重點環節、重點人群感染防控、清潔、消毒與滅菌、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和送檢、細菌耐藥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監測管理、消毒藥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管理、醫療廢物和污水管理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管理等方面,實現感控制度對所有診療服務的全覆蓋。
(三)加強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
支持醫療機構合理增加院感相關部門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拓寬感控人員職業發展空間。
探索與感控工作特點相適應的職稱評聘機制,實施分類評聘,評聘考核中突出評價業績和貢獻,院感相關的臨床病案、護理案例、應急處置情況報告、技術規范、科普作品均可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評審。
鼓勵醫療機構在薪酬待遇上向院內感染防控相關科室傾斜,使感控人員收入水平不低于醫院同級同類人員平均水平。
鼓勵綜合考慮工作內容、崗位風險、工作時長等因素,在內部薪酬分配方面,對兼職感控人員薪酬待遇方面予以傾斜。
對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表現突出的編外一線感控人員,各醫療衛生機構可優先錄用進編,并給予重點保障。
以工作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全面持續提升感控人員的執業能力,加大感控人員培養力度,每年參加不少于1次由衛生行政部門或相關質控中心組織的業務培訓,熟練掌握感控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將醫院感染學科納入臨床重點專科予以支持,加大對醫院感染相關研究的支持及投入。
(四)加強全過程精細化感控管理
以患者為中心,建立發熱門診、門急診、住院、檢查檢驗、手術全過程醫院感控管理模式。
探索結合單病種臨床路徑管理方法,試點引入部分手術單病種醫院感染防控臨床路徑,從術前準備、術中干預、術后監測各方面進行全過程醫院感控干預,切實有效減少手術部位感染發生率。
加強診療護理過程的感控前置,規范操作、科學送檢、精準診斷、正確治療、合理用藥、有效防護,促進感控理念融入臨床實踐。
(五)加強院感管理信息化建設
逐步統一醫院感控院感質量控制指標采集和監測標準,依托衛生健康信息平臺,開展院感指標監測,重點監測發熱門診突發新發傳染病、感染病例及暴發預警、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導管相關感染發生率、多重耐藥菌感染發病率、手術(操作)相關感染發生率、微生物標本送檢率、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用藥、手衛生依從性等。
加強院感監測預警,發揮信息化監測在醫院感染防控控領域的支撐作用,通過信息化手段發現和通知臨床預警結果,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六)建立感控督導長效機制
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有關專家作用,組建感控專業團隊,定期、不定期通過自查、互查、抽查、暗訪等形式的醫療機構感控工作開展常態化督導。
進一步強化辦醫主體對所屬所管醫療機構的監管職責,健全感控工作追責問責機制。
(七)加強關心關愛措施
各醫療機構切實為感控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場地、設備設施等條件,加強職業暴露防護設施建設和防護設備配置。
要加強對感控工作人員的關心關愛,對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難的,要積極協調解決,保障相關人員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辦醫主體要充分認識醫療機構感控對維護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群眾生命安全的重要意義,支持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
要加強領導,將推動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和落實各項具體政策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完善組織管理機制,確定工作任務與計劃進度,切實抓好組織落實。
(二)落實工作職責
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協作,為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行業指導和規范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完善感控體系隊伍發展的具體配套政策。
(三)加強督導考核
市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建立督導、考核機制,督促推進各項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任務及時落地,對于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相關區、部門、醫療機構進行通報和問責。
(四)加強宣傳引導
運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醫療機構感控工作的宣傳,提升群眾對“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理念的認知度和認同感。
營造支持醫療機構感控隊伍建設的良好氛圍。